《海外东经》的十日神话,阐述的是4500年前尧帝时代的历法,是将一年分成十等份,称为“十日”。
这十日,也就是甲骨文里的十个天干。
“日数十”,这是《左传》里的说法。
有学者认为这是把一天分成了十等份,但这是不对的。
“日数十”,意思是把太阳的周年运动分成十等份。
每个等份取整数就是36天。
根据《尧典》记载,尧帝时代把一个闰年的天数定为366天。
三百六旬有六日,以闰月定四时成岁。
这里面出现了一个“旬”的单位,在甲骨文里面经常用到,一旬是十天。
一年则是36旬,恰好和一年十等份的天数相同。
这样的历法是真实存在过的。
清华简里的战国文献《四时》里面就记载了这样的历法:
现在我们在《四时》里看到的这个“年”,一年到头,总数应该是近似于三百六十五天或三百六十六天(尽管《四时》记作“三十七寺”——一“寺”十天,但这第三十七“寺”缀在全年之末,是没法过完的。
《淮南子》里面也了记载这种历法,姑且称之为五行历。
日冬至子午,夏至卯西。冬至加三日,则夏至之日也。岁迁六日,终而复始。壬午冬至,甲子受制,木用事,火烟青。七十二日,丙子受制,火用事,火烟赤。七十二日戊子受制,土用事,火烟黄。七十二日,庚子受制,金用事,火烟白。七十二日,壬子受制,水用事,火烟黑。七十二日而岁终,庚子受制。岁迁六日,以数推之,七十岁而复至甲子。
按照这种五行历的分法,一年日数是取整数360,平均分成五份后,每份72天,可以完美地搭配干支表使用。
这样的历法在彝族里面仍在使用,而且彝族人还把72天分成雌雄两个月,每个月正好就是36天,一年正好十个“月”,完美匹配十个天干。
从这种历法与甲骨文干支表的完美匹配来看,瞎子也能明白:
六十干支就是为了配合这种历法创造出来的!
抱雪斋可以断言,甲骨文里面的干支表,就是4500年前的尧帝时代创立的历法专用文字,其中十个天干,对应的就是把一年分成十等份的太阳历!
我们把十个天干的含义看一看就知道,这十个文字就是4500年前尧帝时代的十日之名,每“日”是36天!
看看《说文》里面对这十个天干的解释,本身就是一部十月历的月令历法:
甲,東方之孟,阳气萌动,从木戴孚甲之象。
乙,象春草木冤曲而出,阴气尚强,其出乙乙也。
丙,位南方,萬物成,炳然。阴气初起,阳气將虧。
丁,夏時萬物皆丁實。
戊,中宮也。象六甲五龍相拘絞也。
己,中宮也。象萬物辟藏詘形也。
庚,位西方,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。
辛,秋時萬物成而孰。
壬,位北方也。陰極陽生。
癸,冬時,水土平,可揆度也。
以上十个天干,分明就是扶桑树上有十日的最精确注解!
《海外东经》是一部十月太阳历!
按照《说文》的划分,这“十日”应该是这样对应四方的:
甲乙日在东方,春季。甲乙交界处是春分。
丙丁日在南方,夏季。丙丁交界处是夏至。
戊己日在中央。
庚辛日在西方,秋季。庚辛交界处是秋分。
壬癸日在北方,冬季。壬癸交界处是冬至。
在《海外东经》里面,扶桑树所在的汤谷,就在春分之处,也就是甲日和乙日交界处。
此时东宫青龙房宿大火正在甲乙相交的卯位。
南宫朱鸟正在丙丁交界的午位。
在式盘上,甲日从位于东北方开始,旁边对应的正是被视为九尾狐的箕宿和尾宿!
更巧的是,《月令》里说,“东方,木也,青色”,所以九尾狐所在的地方叫做“青丘”!
竖亥手指青丘北,就是指向式盘上东北方立春的艮卦!
连山易以艮卦为首,就是以立春为一岁之首的夏历!
这部历法,是4500年前的尧帝时代确立的,有《尧典》为证!
有甲骨文干支表为证!
有《山海经》为证!
有4500年前的连山易卦气图为证!